茅山九老仙都君印的传奇故事
本文最后更新于 449 天前,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。

精雕细刻洁白玉,九老仙都君印留;
夜食朱砂盖黄表,消灾延寿寓吉祥。
玉印是由白玉制成,洁白无瑕,上刻篆体阳文“九老仙都君印”六字。据传玉印是“和氏璧”的一部分,有“夜食四两朱砂,日盖千张黄表”之说。
关于九老仙都君的记载最多见于陶弘景的著作中,其著作《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》中,九老仙都君列于第四中位、左位第九位;其著作《登真隐诀》中记载「谨关启太清玄元无上三天无极大道、太上老君、太上丈人、天帝君、天帝丈人、九老仙都君、九炁丈人,百千万重道炁,千二百官君,太清玉陛下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•」以其名入印,目的在于用其神威号令神人也。
关于《九老仙都君印》的作用,《上清灵宝大法》卷二七云:「有拜章之仪、用九老仙都印者,以太清同生八老尊是太上为师,故弟子上闻于师,以九老仙都印自章首,再拜至太岁,章尾却用十二小印…。」这里的九老仙都君成为与太上老君一同降生的九位老君之一,为道祖太上老君之师,道门无师则不度,故道教弟子启师,进家书,进章,在章表上钤《九老仙都之印》并配以十二个小印盖在上面,并成为师门与弟子之间的信物。然而,九老仙都君印的作用可不止如此,《上清天枢院回车毕道正法》云:「夫上清九老仙都印者,佩之入山,狼虎精怪自伏,遇江河风雨顺济可管天下洞府仙官。若佩其印,兵不能害,虎不能伤,水不能溺,临大危难,必有善生。常人佩之,寿命延长,伏诸邪鬼,百恶不侵。及治小儿夜啼、惊风及大人诸般疾患,并烧灰用乳汤服下立效。催生下死胎,此印佩之安胎。妇人无子,佩之有孕。及解咒诅、冤枉,令人聪明,用之皆应。」据说凡人得病,用姜汁和水,磨开水飞朱砂,刷在盖印上,将此印盖在清洁的纸、布上,焚灰后和水饮下,有驱邪治病之功效。
现存于世最有名的《九老仙都君印》为珍藏于茅山九霄万福宫四宝展览室镇山之宝:茅山玉印。茅山这颗玉印,是宋徽宗年间皇帝为褒奖茅山二十五代宗师刘混康,而下诏镌刻赠赐的。其玉为珍藏宫中多年的宝玉,相传为「和氏壁」的一部分。「和氏壁」是秦襄王曾用十五城向赵国去换取的天下至宝。秦始皇并吞六国,同时也夺得此宝。始皇二十六年,拣选天下良工将此壁剖为三段,中段制成天子的传国玺,左段制作印形,其纽直竖上有闪闪发光的两点,据说这就是宋徽宗所赐茅山玉印的材质。右段也制作印形,其纽横撇纽上霞光灿灿,据说后为龙虎山天师所得。所以茅山九老仙都玉印,真可称为为「镇坛玉玺」。
关于玉印有这样一段传奇的故事。宋徽宗时期,为了保佑赵家的江山万万年,他就下旨设立了三个宗坛,即:茅山的“上清宗坛”, 江西龙虎山的“正乙宗坛”, 江西阁皂山的“灵宝宗坛” ;设置这三个宗坛的目的是“三山鼎峙,辅化皇图”。
宋徽宗设置宗坛后,为了表示一下皇恩浩荡,他就赐给茅山和龙虎山两块玉石。这两块玉石非比寻常,竟是秦始皇制作传国玉玺剩下的余料。
当时,秦始皇为了制作玉玺,曾经将和氏璧截为三段,他用中间段最好,体积最大的那一块玉料,制作了“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”传国玉玺。
而剩下的两块和氏璧余料,就一代代的传了下来,宋徽宗将余料的左段赐给了茅山,而右端就赐给了龙虎山。
当时茅山二十五代宗师得玉料后,不惜高价,请来了刻印高手,制作了一方由六个篆体阳文组成的“九老仙都君印”。

知识共享许可协议
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 4.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
暂无评论

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


				
|´・ω・)ノ
ヾ(≧∇≦*)ゝ
(☆ω☆)
(╯‵□′)╯︵┴─┴
 ̄﹃ ̄
(/ω\)
∠( ᐛ 」∠)_
(๑•̀ㅁ•́ฅ)
→_→
୧(๑•̀⌄•́๑)૭
٩(ˊᗜˋ*)و
(ノ°ο°)ノ
(´இ皿இ`)
⌇●﹏●⌇
(ฅ´ω`ฅ)
(╯°A°)╯︵○○○
φ( ̄∇ ̄o)
ヾ(´・ ・`。)ノ"
( ง ᵒ̌皿ᵒ̌)ง⁼³₌₃
(ó﹏ò。)
Σ(っ °Д °;)っ
( ,,´・ω・)ノ"(´っω・`。)
╮(╯▽╰)╭
o(*////▽////*)q
>﹏<
( ๑´•ω•) "(ㆆᴗㆆ)
😂
😀
😅
😊
🙂
🙃
😌
😍
😘
😜
😝
😏
😒
🙄
😳
😡
😔
😫
😱
😭
💩
👻
🙌
🖕
👍
👫
👬
👭
🌚
🌝
🙈
💊
😶
🙏
🍦
🍉
😣
Source: github.com/k4yt3x/flowerhd
颜文字
Emoji
小恐龙
花!
上一篇
下一篇